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
一周天气预报情况分析报告_一周天气情况分析报告表
tamoadmin 2024-09-14 人已围观
简介1.为什么气象预报中要广播天气形势 我们从电视、广播、报纸听到、看到的天气预报,就是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气象要素变化形成的天气状况的预测报告。天气预报从时间上划分一般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我们的短期天气预报指对未来1~3天的预报,中期指4~10天,长期指10天以上的预报,目前,县市级只能做短中期预报,而且中期预报准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在的天气预报简单来讲就是以数值预报为基础,利用天气预报交互应
1.为什么气象预报中要广播天气形势
我们从电视、广播、报纸听到、看到的天气预报,就是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气象要素变化形成的天气状况的预测报告。天气预报从时间上划分一般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我们的短期天气预报指对未来1~3天的预报,中期指4~10天,长期指10天以上的预报,目前,县市级只能做短中期预报,而且中期预报准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在的天气预报简单来讲就是以数值预报为基础,利用天气预报交互应用系统为平台,综合各种观测的预报信息加上预报员的经验,最后制作出天气预报。具体来讲,首先要对天气的状况、例如气温、气压、湿度、风向、天气现象等要素,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观测。比如说观测的手段有卫星、雷达,地面上大家比较熟悉的还有观测站。现在各乡镇又布设了自动的观测站,这是第一步利用天气的要素进行观测。第二步就是把这些资料进行互相的传输、搜集和分析。第三步将这些资料进入计算机里面进行运行和计算,得出数值的预报信息。第四步就是预报员分析这些观测的资料和数值预报的信息作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预报。最后,气象台预报员,把预报数据通过各种方式向各个媒体、观众、不同的部门进行传送和发布。
为什么气象预报中要广播天气形势
1854年11月14日,风暴突然袭击黑海,风速达每秒30米,海上掀起巨浪,英法联军舰队正在海上协助土耳其同俄国作战,几乎全军覆灭。后来,法国军队的作战部要求巴黎天文台台长勒佛里埃研究风暴的来龙去脉。他分别写信给各国的天文、气象工作者,要求他们提供这次风暴发生前后几天里的气象情报,收到了250封回信。根据这些报告分析,原来这次风暴来自大西洋,自西向东吹向黑海,出事前两天,西班牙和法国首先受到影响,如果那里设有气象台、站,而那时已有了电报,如果把风暴的消息早日电告英法舰队,就可以减少损失。
1855年,勒佛里埃在法国科学院作报告说,如果建立了气象站网,用电报集中到一个气象总台,分析绘制成天气图,就可能推断出风暴的行踪。当时,社会上需要有关气象消息,法国于1856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天气预报服务系统,这比用谚语作预报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1856年,巴黎的气象局每天都印制出当天的天气图。1863年开始,在报刊上开始刊登天气预报。很快,在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展了气象工作,从1914年开始,又将各国资料汇集在一起,绘制出全欧洲的统一的天气图。
到了20世纪40年代,无线电探空仪被发明和应用后,从此除了同时汇集的各地气象站、台的地面资料,又增加了高空气象资料。有了高空天气图,就出现了气压场为中心的长波理论和气压系统的发展理论,它可以作出未来3~5天天气状况的预报。
挪威气象学家维·比扬克尼斯首次尝试把天气预报问题变成数学问题,由于工作十分艰巨,没能实现。后来,英国数学家里查逊组织人力,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出24小时的预报。由于计算过于简单,效果也不好。里查逊说,如果要同天气“比赛”,每天大约要几万人日夜不停地计算才行。从此,就再没有人去用数学来求解计算了。
电子计算机出现了,计算速度真神。几万人一天的工作量,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只要几分钟就解决问题啦。从此,气象学家越来越完善了预报方程。在方程中,既考虑到大陆,也考虑到海洋;不仅考虑到平原、高山,还考虑到高空。20世纪50年代起,气象学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预报方法——数值天气预报。它完全由电子计算机计算作出预报。它既可以测算未来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短期天气,也可以预报5天、10天、15天的中期天气。气象学家甚至利用新发现的大气中的一种特长的慢波,通过精密计算预报未来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天气。
华沙大学的波兰科学家在进行国际气象规划的研究工作中,为近500年天气异常性规律的预测,研制了一种数学模拟器。根据气象学家近200年积累的大量气象学资料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他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运算,并揭示了有规律的温度变更和降水变更量,其中温度周期数为11年、22年、90年和220年;降水量变更周期为11年、22年、75年和230年。这些周期数与太阳运动情况密切相关。他们作出了未来500年的气候预报(只适应于东欧各国);最冷的冬天在2001年、2504年、2247年和2492年;特别温暖的冬天是2151年和2360年。最酷热的夏天在2027年、2138年、2218年、2398年和2478年;凉夏在19年、2078年、2168年、2257年、2347年和2435年。近100年内降雨量最多的年份是在1998年。
气象预报中要广播天气形势是因为天气形势有助于做好气象预报,具体原因如下:
收听气象广播的时候,在天气预报中总是有一节专门介绍当时的天气形势,如台风或高、低气压中心的强度和所在的地理位置,高压脊、低压槽所控制的区域,以及雨、雪区分布的范围等等。气象台站和学校里的气象小组却很关心这种天气形势的报告。因为它不但能使气象工作者了解当时大范围的天气情况,而且还能预测本地区即将到来的气压系统,有助于做好本地区的天气预报
台风、高低气压、冷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都是天气系统(其中也包括气压系统)。多种天气系统的组合,就称为天气形势。每一种天气系统有一定的天气现象出现,例如:在高气压和高压脊里,晴好天气较多;
实践证明,天气系统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们往往会向一定的方向移动。例如:高气压一般是由蒙古地区移向我国,然后移向日本;低气压则是由西向东移动的;台风常发生在太平洋上,它一形成,通常是向西或西北方向移动,当接近我国台湾省附近时,有的转向东北,朝日本方面移去,有的继续向西移动进入南海,有的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后继续深入内陆,或转向东北再度出海并移向日本;
由于天气系统有这种移动的规律,因此要作出较正确的天气预报,除了掌握当地气象资料外,还必须掌握大范围天气系统的分布,及其加强、减弱和移动状况;
当我们在作天气预报的时候,不能孤立地分析某个单一的天气系统的独立运动,而应对周围的天气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了解各个系统运动的规律。因为一般天气的变化是连续的、成区的,虽然预报的地区仅仅是一小块,而大气在地球面上运行,一天之内往往可以移动一两千公里,这就必须要掌握大范围内各个天气系统所在的位置,才能作出准确的天气预报。气象预报中的天气形势,就提供了这个内容。如果我们连续不断地掌握了各个天气系统的强度和它的历史的演变情况,并结合本地气象资料的变化,就能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了;
怎样运用天气形势呢?收听到天气形势的报告以后,可用一张全国地图,把各个天气系统的强度和位置记在地图上,到下一次收听天气预报时,再把同一个天气系统记在这张图上,那么从这图中就可以计算出在一定间隔时间内,天气系统移动的方向、速度和强度变化了。根据这个变化规律,可以粗略地推算出未来控制本地的天气系统,也就能大致预测本地区的天气了。所以在气象预报中广播天气形势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