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
山西天气温度多少_山西温度天气预报15天
tamoadmin 2024-06-19 人已围观
简介1.山西11月25日天气预报2.山西太原市近三天天气预报情况3.山西阳曲山西阳曲天气预报15天4.山西悬空寺山西悬空寺天气预报15天太原市地处大陆内部,距东海岸线较远,其西北部为广阔的欧亚大陆。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太原地区所处的北半球中纬度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环境,使之能够接受较强的太阳辐射,光能热量比
1.山西11月25日天气预报
2.山西太原市近三天天气预报情况
3.山西阳曲山西阳曲天气预报15天
4.山西悬空寺山西悬空寺天气预报15天
太原市地处大陆内部,距东海岸线较远,其西北部为广阔的欧亚大陆。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太原地区所处的北半球中纬度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环境,使之能够接受较强的太阳辐射,光能热量比较丰富,在农业光能利用划分上属于高照率范畴。同时,受西风环流的控制及较高的太阳辐射的影响,又使其气候干燥,降雨偏少,昼夜温差大,表现出较强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控制,夏季受东南海洋湿热气团影响。随着季节的推移,两大气团在太原上空交互进退,此消彼长,发生着规律性的周期更替,形成了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升温急剧,秋季降温迅速,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的特点。太原地区复杂多样的地貌形态,形成了差异明显的气候区域,既表现出清晰的垂直变化,又具有一定的水平差异。
第一节 气候特征
全年气候特征
光照充足,降水集中 年日照总时数为2360小时~2796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442.8兆焦耳/平方米~5652.18兆焦耳/平方米,属全国高照率范畴。每年7月~8月是降水高峰期,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0%以上。冬春干燥,雨雪稀少。
季风环流交替明显 冬半年(11月~次年3月)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控制,盛行偏北气流,寒冷、干燥;夏半年(4月~10月)受南来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侵入,盛行偏南气流,温高湿重。
气候年际变化大 境内多雨年雨量曾达749毫米,少雨年仅有180毫米。无霜期最长年份202天,最短年份仅117天。气温年平均7.8℃~10.3℃,最热年可达9℃~11℃,最冷年只有7℃~9℃。日照时数年平均2675.8小时,最多可达2991.3小时,最少2359.6小时。
气象灾害频繁 春旱、夏旱、春夏连旱,局部地区暴雨、大风、冰雹,是太原市各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尤其是干旱和冰雹几乎年年遭遇。
四季气候特征
春季(3月~5月) 气温回升快,光照充足,降水少,蒸发大,大风日数多。平均气温9℃~12℃。3月中旬土壤完全解冻,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4月中旬,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0℃以上。地下5厘米~10厘米,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2℃以上,正常情况下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播种出苗的需要。春季降水总量仅为50毫米~65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3%~15%,大风日数占全年的40%~60%。
夏季(6月~8月) 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7月下旬至8月上旬,降水平均为250毫米~28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8%~65%,平均气温22℃~24℃。
秋季(9月~11月) 气温下降快、风少、多晴朗天气。平均气温8℃~10℃。9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15℃以下,11月上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3℃以下。基本可以满足冬小麦播种出苗和入冬前有2个~4个分蘖所需的热量。
冬季(12月~次年2月) 寒冷干燥、多晴朗大风天气。平均气温零下5℃~零下9℃,寒冷期(5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零下5℃)50天~60天。1月为全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零下8.0℃~零下5.1℃。降水量平均只有8毫米~14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2%~3%。晴天日数在40天左右,占全年总晴天日数的40%左右。整个冬季土壤完全封冻,冻土深度达60厘米~106厘米。
区域气候特征
太原市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冲积平原,地形复杂,大气垂直变化大,地形气候明显。在同一时间内,境内海拔最高处和最低处的温差可达12℃。根据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或等于22℃为夏季,小于等于10℃为冬季,10℃~22℃为春秋季节的划分原则,太原地区可划分为以下四个类型:
四季分明的温暖区 包括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和清徐县等海拔高度在760米~900米之间的盆地平川地区。这些地区春季长71天,夏季长56天,秋季长61天,冬季长177天。
冬长夏短温和区 包括东山和西山丘陵区、阳曲县丘陵区、古交市和娄烦县的河谷地区,其海拔高度在600米~1200米之间。这些地区春季长71天,夏季长51天,秋季长61天,冬季长180天以上。
夏季不明显的温凉区 包括东山、西山、阳曲县、古交市和娄烦县海拔高度在1200米~1500米之间的山区。这些地区春季长71天,秋季长56天,冬季长达202天,夏季的气候很凉爽,气温在22℃以上的天气只有三十天左右。
冬长无夏的凉爽区 该区为海拔高度在1500米以上的山地,这些地方,没有夏天,春秋两季在140天左右,冬季长达220天,气候相当寒冷。
第二节 辐射 日照
辐射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442.8兆焦耳/平方米~5652.18兆焦耳/平方米。其地域分布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4月~8月太阳辐射总量占年太阳辐射总量的65%左右,其中5月是各月总辐射量最大月份,为666兆焦耳/平方米;11月~12月太阳辐射总量仅占全年总量的21%,而12月是各月总辐射量最少月份,仅250兆焦耳/平方米。
日照
太原市年日照总时数为2360小时~2796小时。5月份日照时间最多,约占全年日照时数的10.5%;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约占全年日照时数的6.8%。
日照百分率地理分布为南部少于北部,盆地少于山区。
第三节 降水
降水量
太原市年平均降水量为420毫米~457毫米,比山西全省平均年降水量518毫米低61毫米~98毫米。总降水量分布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盆地、平川区年降水量为440毫米~457毫米。丘陵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414毫米~440毫米。山区降水量随地势的增高而增多,海拔高度在1300米以上的山区,年降水量可达500毫米,古交市的梅洞沟,海拔高度1600米,年平均降水量达550米~600毫米。
降水变率
太原市最多降水年是1969年,年降水量为749毫米;最少降水年为1972年,年降水量仅180毫米。年降水量以300毫米~500毫米的频率为最多,约占到统计总年数的58%。百分之八十保证率年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百分之六十保证率年降水量在430毫米以上,出现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或高于700毫米的年份,大约30年一遇。较高山区降水量出现频率也基本一致。
最大降水量
据太原气象资料记录,1969年7月27日,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83.5毫米。另据梅洞沟水文雨量站记录,1996年8月4日,一日最大降水量314毫米,一小时最大降水量达88.3毫米,10分钟最大降水量26.2毫米。
太原盆地连续4天~5天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的年份约平均4年一次,多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
降水日数
全市各地年降水日数,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0.1毫米的降水日数,全年平均有80天左右。7月~9月出现频率占45%,为最多;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5毫米的降水日数,全年平均有27天。其中,7月~9月出现频率占60%;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0毫米的降水日数,全年平均有15天,7月~9月出现频率占68%;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的降水日数,全年平均1天,7月出现频率占60%,8月出现频率占40%。
降雪
太原市最早降雪日期出现在1960年10月24日。平均始雪日期为11月27日,平均终雪日期为3月26日。最晚终雪日期出现在1960年5月6日。年平均降雪日数17.1天,年平均积雪天数19.9天。太原市各地最大积雪深度,太原16厘米,南郊区17厘米,北郊区14厘米,清徐县12厘米,阳曲县16厘米,古交市15厘米,娄烦县20厘米。
第四节 气温 地温
气温
年平均气温 境内年平均气温7.8℃~10.3℃。其中,城区及各县(市)、区的平原区域年平均气温9.5℃~10.3℃;山区年平均气温7.8℃~9.2℃。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递减。
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6月上旬后期至7月底,为36.1℃~39.4℃之间;1955年7月24日,太原气温达39.4℃,为全市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大部分地区出现在12月至次年1月之间,亦有地区出现在2月份。1985年12月8日,娄烦县曾测得零下26.8℃的气温,为全市最低气温。从6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全年最热时期,而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下旬为全年最冷时期。
全市月平均气温的年较差介于28.5℃~31.1℃之间,以阳曲县为最。
月平均气温 太原市1月份平均气温在零下5.1℃~零下8.0℃,是全年月平均气温最低月份。7月份除娄烦县的平均气温为21.7℃外,其它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介于23℃~24℃之间,是全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月份。4月份平均气温9.6℃~12.3℃,10月份平均气温8.6℃~10.9℃。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幅度以秋季为最,春季次之,夏季最小。2月至3月,月平均气温变化幅度为6.2℃~7.2℃;10月至11月,月平均气温变化幅度为7.7℃~8.4℃,与夏季各月的月平均气温变化幅度1.6℃~2.0℃比较,春秋两季气温升降迅速。
太原市各地月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较大。以太原为例,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年份1955年为零下10℃,最高年份1979年为零下4.2℃,二者相差5.8℃;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年份1955年为25.6℃,最低年份1969年为22.1℃,二者相差3.5℃。
气温的日变化 以太原观测值为代表的平原地区,年气温平均日较差为13.4℃。一年中春季和初夏的日较差较大,最大的月份出现在5月份,达15.2℃。夏季气温的日较差最小,最小月份出现在8月份,为10.8℃。日较差一般从北向南逐渐减小。
气温日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通常最高气温出现在15时左右,最低气温多出现在日出以前。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春、夏季为6时左右,秋季约7时,冬季8时前后。
积温 太原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或等于0℃的日数年约为250天~270天,大于或等于积温为3800℃~4180℃;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总积温减少,每上升100米,总积温约减少130℃~150℃;农作物生长期缩短5天~7天。
大于或等于5℃日数年平均持续期为200天~230天,且从3月下旬开始到11月初终止。
大于或等于10℃日数年平均持续期为175天~190天,从4月中下旬始,10月中旬止,积温百分之八十保证值在3500℃~3900℃之间。
大于或等于15℃日数年平均持续期为125天~145天,从4月底5月初始到9月中下旬止,积温为2600℃~3100℃。
地温
地面温度 地表覆盖物黄土的蓄水性差,热容量小,导热率低,地面温度变化快、幅度大,春季增温迅速,秋季降温甚快,夏季强烈吸热,冬季大量散热。
地温年内变化趋势与气温基本一致。夏季地温高于气温,冬季则由地形而定。地面温度的年变化幅度远远大于气温的年变化幅度。
年平均地面温度为9.3℃~12.8℃。
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63.8℃~68.5℃之间,一般出现于7月~8月。地面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25℃~零下31.1℃,一般出现在1月~2月。
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温差减小。月平均土壤温度与气温的比较随季节而异,冬季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夏季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春秋两季为变化过渡期。
除1月、12月外其余各月平均地温都高于平均气温。
热岛效应
太原城区工业企业集中,人口密集,热岛效应较为明显。据气候观测资料:太原10天温度的平均值,在南北方向城区要比郊区高2℃~3℃;东西方向,城区比郊区高1℃~1.5℃。热岛中心有两个,一在太原钢铁公司地区,一在柳巷北路和五一广场一带。
第五节 风 气压
风
太原地区属季风气候区域,冬夏受着不同的气团控制,产生了明显的季节风。地面风盛行风向由于受局部地形的影响,城区及南郊区常年以偏北风为主;娄烦县以西南风为主;北郊区在冬半年以西北风为主,夏半年以东南风为主;古交市则常见西风;清徐县冬季盛行西南风,其余季节多东北风;阳曲县冬半年多东北风,夏半年多西南风。
年平均风速为1.8米/秒~2.4米/秒,其中除北郊区较小外,其余地区都在2米/秒以上。春季处于冷暖气团交替时期,风速较大。秋冬季风速较小。风速大于或等于17米/秒的大风日数介于3.8天~31.5天之间。其中,太原年平均大风日数31.5天,古交市为19.3天,阳曲县为18.6天,北郊区为6.4天,娄烦县为3.8天。
风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月份,全市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在1.7米/秒~2.3米/秒之间。4月份气旋活动频繁,是风速最大的季节,平均风速介于2.6米/秒~3.3米/秒之间。夏季风速普遍较小,介于1.5米/秒~2.1米/秒之间。10月份,大部分地区风速在1.5米/秒~2.1米/秒之间。
气压
太原市地面气压年平均值在884.8百帕~927.9百帕之间。分布状态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变化范围在43.1百帕之内。年变化基本属于大陆型,秋末冬初11月至12月最高,月平均最高气压平川为929.7百帕~935.0百帕,出现在12月份;山区为890.4百帕~920.4百帕,出现在11月份。夏季7月最低,月平均气压为877.9百帕~918.7百帕。年较差为12.8百帕~16.3百帕。
地面气压的月际变化值冬夏小,春秋大。山区从11月,平川从12月以后气压开始下降,以春季期间下降最快,7月份达最小值。从7月以后气压开始升高,以8月至10月份升高最为显著。极端最高气压905.5百帕~952.4百帕,极端最低气压864.6百帕~907.5百帕。
气压的日变化有着相当明显的周期性。一般情况下,日变化呈两高两低型,一日中除了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外,还有一个次高值和次低值,最高值与最低值分别出现在6时~10时和15时~17时,次高值和次低值分别出现在21时~22时和3时~4时。
第六节 湿度
绝对湿度
境内年平均绝对湿度在7.3百帕~9.3百帕之间,分布状况有明显的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且月际变化较明显。月平均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其最大绝对湿度为16.8百帕~21.0百帕;月平均最小值出现在1月份,其绝对湿度为1.6百帕~2.0百帕。年内最大绝对湿度28.4百帕~33.9百帕,出现在夏季8月份;最小绝对湿度0.0百帕~0.1百帕,出现在冬季1、2月份。绝对湿度的日变化视季节而异,冬季日出前最小,午后最大,且日振幅很小。夏季日变化有两个高点和两个低点,接近日出前有一低点,午前11时达次高点;16时~18时出现次低点,22时~23时达最高点。春秋季日变化与夏季相似,只是高低值出现的时间有些不同。
相对湿度
太原市年平均相对湿度53%~60%,其分布大致为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但在古交地区有一相对低值区。在一年之中相对湿度的变化以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冬春季最小,且冬春季最小相对湿度各地都出现过0%的极值记录。
春季相对湿度在全年中为最小值,月最低值出现在4月份,为41%~49%,这是由太原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风速大的气候特点决定的。夏季相对湿度急增,为全年最高值,以8月份最高,为69%~77%。秋季相对湿度开始减小。
相对湿度有显著的日变化,通常一日中相对湿度最高值出现在日出之前,最小值出现在15时左右。阴天,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幅度很小。
第七节 蒸发
太原地区一年四季的蒸发量以夏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较小,冬季最小。
第八节 雾 无霜期
雾
雾日数全年平均为12天~13天。最多年份雾日数25天,出现在1976年;最少年份雾日数仅两天,出现在1957年。雾出现时间多在秋季,春、夏两季相对较少。
无霜期
各地无霜期以清徐县、南郊区、北郊区等平川地区较长。无霜期初日始于4月下旬,终日在10月上旬,80%保证率无霜期长达135天~157天。随着地势升高无霜期递减率为每百米4天~5天。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区,如南郊区天龙山、北郊区马头水、古交市姬家庄等地,80%保证率的无霜期长约130天左右。地势较高的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部分山区,无霜期长约120天左右。古交市、娄烦县部分高寒山区无霜期仅有100天左右。
第九节 物候
北郊区
太原市北郊气象站自1988年开始进行物候观测,观测的动植物包括家燕、加拿大杨、垂柳、榆树、枣树、蒲公英、车前草。物候变化主要特征是:冬末春初,3月下旬到4月上旬,木本植物杨树、柳树、榆树处于叶芽前动期和芽开放期;草本植物蒲公英、车前草处于前动期。春季4月中下旬,杨树、柳树、榆树、枣树展叶开花,蒲公英、车前草也开始展叶开花。4月中旬至5月上旬,家燕开始由南方迁飞到太原。秋季,杨树、柳树、榆树叶变黄并开始落叶。9月上中旬枣树果实成熟。家燕于8月下旬到9月下旬开始南迁。初冬,10月中下旬到11月份,木本植物进入黄枯期,叶落尽;草本植物则全部枯黄。
阳曲县
阳曲县的山区与平川气温悬殊,自然节令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平川比山区早半个月。平川物候现象为:3月18日,表土日消夜冻。3月31日,旱柳发芽。3月10日,河水始融。3月17日,土表解冻。4月7日,始闻雷声。4月26日,梨树开花。5月12日,玉米出苗。5月17日,马铃薯出苗。6月6日,大麻出苗。6月8日,臭椿开花。6月25日,莜麦出苗。7月17日,马铃薯现蕾。7月17日,谷子抽穗。7月18日,黍子拔节。7月29日,黄豆开花。8月3日,谷穗挂籽。8月11日,小豆开花。8月11日,荞麦盛花。8月16日,莜麦抽穗。9月20日,小豆成熟。9月30日,土豆成熟。9月31日,黄豆成熟。11月15日,谷子成熟。10月14日,玉米成熟。11月14日,土壤表层夜冻午消。12月15日,河水结冰。
娄烦县
2月下旬,土壤表层开始解冻。3月中旬,土壤30厘米开始解冻。3月下旬,终雪。大雁始鸣。4月中旬杏树开花,榆钱散落,家燕始鸣。马铃薯、玉米、高粱、谷子开始播种。4月下旬,布谷鸟始鸣,杏花落。5月上旬,谷子出苗。6月上旬,农作物全部出苗,有的开始拔节、分蘖。7月上旬,杏成熟,玉米抽穗。7月下旬,开始收割小麦。8月中旬,大秋作物加强田间管理,农作物普遍抽穗、灌浆、结荚。9月上旬,农作物开始成熟。9月下旬,大雁南迁。10月上旬,杏叶始黄,10月下旬农作物收割完毕。11月下旬,土壤开始冻结。
清徐县
县内无系统的物候资料。近40年内,正常年分物候现象为:2月下旬,土壤表层日消夜冻。3月上旬,湖水、河水冰层消融,榆树发芽,冬小麦返青。3月中旬,土壤解冻,野草发青,大雁北飞,蜜蜂群飞。3月20日左右,柳树发芽。4月上旬,玫瑰发芽,桃、杏树开花,燕归来,终霜。4月9日左右,终霜。4月中旬,葡萄发芽。4月下旬,枣树发芽,棉花、玉米、大豆、瓜类开始播种;蛙始鸣;冬小麦拔节。5月初,始闻雷鸣,高粱播种,黄瓜上架。5月上旬,柳絮飞,玫瑰、洋槐开花。5月中旬,榆钱散落,杨柳飞絮,小麦抽穗,小地老虎成虫出现。5月下旬,枣花开,种谷子,小麦扬花,布谷鸟初鸣。6月初,杏始熟。6月上旬,蝉始鸣。6月中旬,葡萄花开,枣花盛开。6月下旬,桃始熟,合欢开花,小麦黄熟,蝉始鸣,棉现蕾。7月上旬,谷子拔节。7月中旬,玉米抽穗。7月下旬,葡萄果实始着色,家槐始花,布谷鸟终鸣。8月上旬,蟋蟀始鸣,大蒜成熟。8月中旬,芦苇扬花。8月下旬,复播谷子,糜子抽穗。9月上旬,燕南飞,枣儿红。9月中旬,大秋作物开始收获。9月下旬,葡萄成熟。9月底,蝉终鸣,野花开花,冬小麦播种。10月上旬,草枯黄。10月10日左右,初霜。10月中旬,雁南飞,野草全枯黄。10月下旬,枣树叶尽落,蟋蟀终鸣。11月上旬,杏树、加拿大杨、榆树叶尽落,河水始结冻,土壤表层始冻,葡萄枝条埋于土内。11月中旬,湖水结冰。
第十节 气象观测事业
清末、民国时期的气象观测
近代气象观测事业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山西巡抚岑春煊奏准在太原创办山西农林学堂,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民国元年(1912年),该学堂改为农业专门学校,民国三年,学校成立了测候所,观测场设在杏花岭,所记录的气象要素有日照时数、温度、降水量和部分天气现象等17个项目。
民国十一年(1922年),山西大林区署在太原北十方院建立林业试验场,场内增加气象观测内容。民国十六年,林业试验场归山西省实业厅管辖,气象记载分别报山西省政府及实业厅和中央气象研究所。仪器装备和技术操作较为规范化。民国二十一年,山西省建设厅在许坦村购地400余亩成立山西农业试验场,并建立测候所。
日本侵略军占领太原后,山西农业专门学校测候所和山西省实业厅林业试验场以及山西农业试验场测候所的气象观测全部停止。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伪政权将原山西农业试验场改为山西省立农业试验场,场设农务股,进行农业试验和气象观测。与此同时,日伪政权又在太原新建了一个太原测候所。
抗日战争胜利后,原山西省立农业试验场更名为山西省第一农业试验场,并接管了日军所建太原测候所的仪器设备,恢复了农业试验和气象观测。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中央气象局所属华北气象台派员筹建阳泉和太原测候所。太原测候所设在山西大学内。当时,太原测候所曾用过“泰山测候所”的名称。
新中国的气象观测事业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航空处派员成立太原航空站,并成立太原航空气象站,既担负航空军事任务,又作为全国气象站网,每日24小时观测。从1950年起,增添了天气预报制作任务。此时,由人民解放军接管的亲贤民航飞机场,也开始进行气象观测。
1954年,山西省政府组建山西省气象局。同年10月,在许坦村成立了太原气象台。12月该台增设了高空气象探测。1959年,太原气象台更名为山西省观象台,台址迁至殷家堡村。1960年以后,在太原市所属的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南郊区、北郊区相继建起了气象站。
1975年5月,太原市气象局成立,统管太原地区范围内的气象工作。
太原地区的气象观测机构,除市属及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南郊区、北郊区气象站外,还有省气象台、省观象台,均为规范化、标准化的国家定点台、站。
1960年~1982年,为适应农业发展需要,曾在农村人民公社建立过40个农村气象哨,并培训农村气象员50余人。此外,太原市少年宫、太原钢铁公司和一些驻并部队,也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了小型气象站,开展气象观测记录,为少儿科普教育,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专项资料和服务。1982年后,除个别气象哨外,大多数已撤销。
国家气象台站网的气象观测工作,大体分为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探测、天气雷达、气象卫星云图资料接收和农业气象观测。市属各气象站主要进行地面气象观测,北郊站进行农业气象观测。地面气象观测项目包括:气压、温度、湿度、降水、风向风速、日照、辐射、蒸发、地温、冻土、云状、云量、能见度、天气现象等。观测使用的仪器有水银温度表、气压表、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雨量筒、雨量计、电接风向风速仪、日照计、蒸发器等。云状、云量、能见度、天气现象等由气象观测员进行目测。
山西省观象台自1950年开始,使用经纬仪探测数10米高至20公里左右高空的风向、风速。1954年,增加用无线电探空仪探测高空的气压、气温和湿度。1974年省气象台增设了卫星云图接收设备。1976年,使用天气雷达探测200公里以外的高空云层和降水状况。
1985年开始,太原市气象探测业务开始使用PC—1500型计算机。
太原市北郊区气象站自1988年起,开始进行农业气象观测,观测内容有农作物发育期、生长状况、密度、田间操作、自然灾害和土壤湿度等。其他五个县区气象站也开始土壤湿度测定工作。
截至1996年,全市从事气象测报工作的技术人员约40人。共设县级气象站6个,形成了全市的气象观测网。太原各级气象台站开展的主要服务项目有:长、中、短期天气预报服务,气象情报资料服务包括雨情报、墒情报、温情报、农业气象旬报、灾情报等,专业专项服务如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专题气候分析、森林火险预报、省城大型社会活动的现场气象服务等,基本满足了太原地区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发展的需要。
山西11月25日天气预报
临汾天气预报(2010-07-27 11:00发布)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27日星期二白天晴高温 35℃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晴低温 24℃ 无持续风向 微风 28日星期三白天晴高温 37℃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晴低温 25℃ 无持续风向 微风 29日星期四白天晴高温 38℃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晴低温 25℃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山西太原市近三天天气预报情况
城市 太原
11月25日白天
天气状况 风向风力 最高温度
晴 南风 3-4级 10℃
11月25日夜间
天气状况 风向风力 最低温度
晴 南风 3-4级 -5℃
山西阳曲山西阳曲天气预报15天
今天白天:晴天间多云,有5~6级短时7级以上西北风,局部地区伴有扬沙或浮尘,最高温度:16℃,相对湿度:15%。明天夜间到后天白天:晴天转多云,4~5级西北风,气温:-1~13℃。后天夜间到25日白天:晴天间多云,3级北风,气温:-2~14℃。消息来源太原市气象局官网
山西悬空寺山西悬空寺天气预报15天
1、山西省太原府阳曲县是道教圣地吗?2、阳曲县在哪里3、阳曲在山西什么位置4、山西太原阳曲县富裕吗5、阳曲县的经济概况山西省太原府阳曲县是道教圣地吗?
不是。山西省太原府阳曲县并不是道教圣地。阳曲县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部山西阳曲,距太原市中心约90公里山西阳曲,是山西省最大山西阳曲的县之一,被称为“花园之乡”,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拥有许多历史文物和古迹,如阳曲洞、长桥坡等。但是,它并不是道教圣地,更多的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农村风貌。
阳曲县在哪里太原市境北部。
阳曲县,史称“三晋首邑”,属于山西省太原市,地处忻州与晋中盆地之脊梁地带。扼晋要冲,太原门户。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低平。东临盂县,西连静乐县,古交市,南抵太原市,北接忻州市,东北与定襄县交界,东南入寿阳县毗连。境北系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因为并北屏障,号称太原之北大门,为兵家必争之地。
阳曲县有文物保护单位579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4处,市级24处)。2007年,与平遥、敦煌、大理、等历史文化厚重之地同时入选山西阳曲了“一生要去山西阳曲的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
阳曲在山西什么位置太原市境北部。
阳曲县,史称“三晋首邑”,属于山西省太原市,地处忻州与晋中盆地之脊梁地带。扼晋要冲,太原门户。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低平。东临盂县,西连静乐县,古交市,南抵太原市,北接忻州市,东北与定襄县交界,东南入寿阳县毗连。境北系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因为并北屏障,号称太原之北大门,为兵家必争之地。
阳曲县有文物保护单位579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4处,市级24处)。2007年,与平遥、敦煌、大理、等历史文化厚重之地同时入选了“一生要去的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
山西太原阳曲县富裕吗山西太原阳曲县富裕。阳曲县位于太原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发展也受到制约。这里面地形最好的就是清徐了,以农业煤焦为主,发展相对较好。
阳曲县的经济概况境内人民历来以农业为主。
主要农作物有谷子、玉米、葵花、高粱、薯类、油料等,其次有小麦、莜麦等。
“十五”期间又引进建设了旭美薯业、汉波食品、名流配餐食品加工、顺天制药、阿牛乳业、小福星玉米油加工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建成了润丰园、维纳园、蒲丰园、宏明、六味斋等农业种植养殖示范园区。
2011年,阳曲县的粮食总产达1.15亿公斤,平均每亩增产73公斤,总增产25156吨,增收6037.4万元,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以“5万亩农业科技示范田、10万亩优质小杂粮、7万亩干果经济林、10万亩设施蔬菜”四大基地建设为重点,高效农业、设施蔬菜、畜牧养殖、生态观光四大园区发展为依托,形成龙头带动、园区示范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阳曲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畜牧业占农业产值50%以上的目标。
2012年,太原(阳曲)转型发展产业园区启动建设。
该项目占地50平方公里,承载着阳曲县科学转型发展的任务。
“一心、两带、五区”的园区功能,形成以镁铝加工、装备制造、仓储物流、高效农业、新型材料为主的“二高一绿”(高效节能、高附加值、绿色环保)产业集群。
第一期建成10.4平方公里的园区,以给排水、强弱电、天然气、自备铁路站台等齐备的工业要素承载不低于32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建成后可供天然气3亿立方米、煤气3亿立方米,水20万吨,电容量475KV,铁路货运吞吐量500万吨。
2013年4月3日,位于阳曲县青龙镇的山西穗华物产业园正式破土动工。
该园区总投资36亿元人民币,三期规划用地2000亩。
2006年,阳曲县新建改建了百货商场、综合商场、二轻商场、东北街菜市场、商贸新街便民市场,天客隆超市、鸿运超市、金源超市、粮油超市等一批商业贸易服务中心相继投入运营。
阳曲县各类市场发展到50个,商业网点发展到1564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亿元。
以龙池山庄、黄土人家、悬泉寺、阪寺山、安阳山庄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呈现出新的亮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总量的构成达到25%。
2011年,阳曲县定资产投资15.82亿元,增长3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亿元,增长17.1%;服务业增加值9.38亿元,增长5.4%。
1、悬空寺在什么地方2、在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悬空寺是哪个派别的驻地?3、悬空寺在哪里4、山西任我行之悬空寺5、悬空寺景点介绍6、山西行——悬空寺悬空寺在什么地方
悬空寺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悬空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公元491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建筑极具特色,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
悬空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
悬空寺的建筑格局:
悬空寺呈“一院两楼”般布局,总长约32米,楼阁殿宇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音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为主。
南北两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好似凌空相望,悬挂在刀劈般的悬崖峭壁上,三面的环廊合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栈道飞架,个个相连,高低错落。
全寺初看去只有十几根大约碗口粗的木柱支撑,最高处距地面50来米。其中的力学原理是半插横梁为基础,借助岩石的托扶,回廊栏杆、上下梁柱左右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整个木质框架式结构,也增加了抗震度。
在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悬空寺是哪个派别的驻地?在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悬空寺地处恒山,是恒山派驻地。该门派擅长恒山剑法,整体以防御为主,会在不经意间使出杀招。按照原著说法,恒山剑法算是破绽极少的武功,十招里有九招都是防御,而剩余一招就是破敌关键。不过在原著当中,悬空寺本身并没有太多剧情,只是恒山一处建筑。
1、悬空寺
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大同恒山,在小说《笑傲江湖》中是恒山派建筑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悬空寺有两大特点:第一个是三教同庙,第二个是建筑悬在半空之中。里面同时供奉着孔子、老子、释迦摩尼,象征着儒教、道教和佛教。据说“玄空”二字,“玄”取自于道教,“空”取自于佛教,这种三教同庙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少见。处于峭壁的建筑风格,也让很多游客感到惊讶。
2、小说内容
虽然悬空寺在小说里只是一处建筑,自身风格无法超越故事剧情,但是所有剧情又围绕着它展开。在悬空寺当中,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讲述了三件事,第一件就是左冷禅企图合并五岳的阴谋,这也是令狐冲成为恒山掌门之因;第二件是描述葵花宝典来源,以及“辟邪剑法”诞生契机;第三件是大家对于秘籍的争夺,其中包括余沧海和岳不群。这三件事,几乎就是《笑傲江湖》整个剧情。
3、寺庙现状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尽管当时人们消耗了巨大精力,让它坐落在悬崖之上,变成了一座“空中寺院”,但是寺院本身经不住岁月变迁,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修缮。现在悬空寺已经成了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之一,在我国也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4A级景区,人们可以在节假日去游玩。
悬空寺在哪里悬空寺地理位置处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的翠屏峰峭壁之间,于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世界上岌岌可危十大建筑之一。
悬空寺是我国一座奇妙的建筑,该建筑是建立在悬崖峭壁的中间,而且大部分地基是悬空的,悬空寺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多人的惊奇。究竟悬空寺位于我国什么地方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01
悬空寺呈“一院两楼”般布局,总长约32米,楼阁殿宇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
02
南北两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好似凌空相望,悬挂在刀劈般的悬崖峭壁上,三面的环廊合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栈道飞架,各个相连,高低错落。全寺初看去只有十几根大约碗口粗的木柱支撑,最高处距地面50来米。其中的力学原理是半插横梁为基础,借助岩石的托扶,回廊栏杆、上下梁柱左右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整个木质框架式结构,也增加了抗震度。
03
南楼内高三层,长约8米,宽约4米,有纯阳宫、三官殿、三教殿和雷音殿。纯阳宫也称吕祖庙,主要供奉的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三宫殿是悬空寺整个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殿,殿内塑像为明代的泥塑珍品;三官指赐福于人的天官,赦罪于人的地官,为民解厄的水官。泥塑最高约2米,是悬空寺最大的塑像,下面左右均为侍女和老少臣子,天蓬元帅,龟蛇二将。雷音殿是佛教殿堂,位于南楼最高处,佛教认为佛祖释迦牟尼弘扬佛法时,声音如雷鸣般响亮,所以称雷音殿。
04
北楼高三层,长约为7米,宽约为4米,分别为五佛殿、观音殿、三教殿。五佛殿位于最低层,供奉五方佛而得名。观音殿在楼中层;三教殿是体现“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阁,位于悬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层。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国各地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悬空寺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共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
05
恒山悬空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在陡崖上凿洞插悬梁为基,楼阁间以栈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深谷,寺不大,但巧夺天工,也颇为壮观。
山西任我行之悬空寺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属于恒山景区,距离恒山景区大门口2-3公里。悬空寺建于北魏491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 历史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悬壁式木质建筑。悬空寺是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场所,景点介绍其名“玄”取自于道教教理,“空”取自于佛教教理,又因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悬”与“玄”同音,故得名“悬空寺”。在我看来,行胜于言,名字来源也许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三教融合、和平相处的中国宗教状况正是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的生动写照,足以让那些号称“爱世人”却又时常以兵戎相见的宗教汗颜了。
远看悬空寺就像石壁上的画,让人浮想联翩,疑是哪位仙人画上去后复活的。将庙宇建于千仞绝壁之上,不要说1500多年前的古人,他们没有受过专门设计和建筑课程,获取知识渠道也相对狭窄,那是得有多天才的创意和胆识啊!就算是见多识广的现代人,也很少有这样的勇气吧!可这么一座巧夺天工的建筑奇迹就是出现在人们眼前,怎么让人不神神鬼鬼地胡思乱想呢?
近看悬空寺是科学与艺术的典范。不知名的建筑师将横梁插入峭壁坚固的岩石中,精致紧凑的庙宇殿堂和栏杆建于横梁之上,栈道曲折迂回,殿堂高低错落,将力学、光学、美学、宗教等元素融会贯通,让人叹为观止。登悬空寺让人步步惊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轻得不能再轻地转身和行走,谁知道这千年的木材能承重几何?万一造物主和我开一个小玩笑呢?
行走在悬空寺中,小心翼翼地摸着廊柱和石壁,让人赞叹不已,对 历史 、前人智慧和胆识满满的尊敬。悬空寺于201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十大最奇险建筑之一”,真希望它能永久在 历史 长河中熠熠生辉。
看了悬空寺,才高八斗的诗仙李白留下了“壮观”两个字,踏遍神州的大旅行家徐霞客称其为“天下巨观”,英国一位建筑学家说:“通过这次参观游览,才真正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艺术和文明 历史 。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若你看了悬空寺,又将说什么呢?
悬空寺景点介绍如下:
悬空寺,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公元491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建筑极具特色,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
悬空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
主要建筑:
1、南楼:
南楼内高三层,长约8米,宽约4米,有纯阳宫、三官殿、三教殿和雷音殿。纯阳宫也称吕祖庙,主要供奉的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三官殿是悬空寺整个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殿,殿内塑像为明代的泥塑珍品;三官指赐福于人的天官,赦罪于人的地官,为民解厄的水官。
泥塑最高约2米,是悬空寺最大的塑像,下面左右均为侍女和老少臣子,天蓬元帅,龟蛇二将。雷音殿是佛教殿堂,位于南楼最高处,佛教认为佛祖释迦牟尼弘扬佛法时,声音如雷鸣般响亮,所以称雷音殿。
2、北楼:
北楼高三层,长约为7米,宽约为4米,分别为五佛殿、观音殿、三教殿。五佛殿位于最低层,供奉五方佛而得名。观音殿在楼中层;三教殿是体现“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阁,位于悬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层。
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国各地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悬空寺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共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
3、长线桥:
长线桥位于南楼和北楼之间,长约10米,桥上建楼,楼内建殿,殿内供佛。长线桥将佛庙、楼宇等景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奇幻、奇险、奇巧的景观。
山西行——悬空寺2020年10月14日山西悬空寺,山西悬空寺我们来到了一座“虚实相生”的寺庙——悬空寺。它与云为伴山西悬空寺,同鹰为朋,却依山靠基,就岩起室山西悬空寺;它依空而悬, 悬空不空,经声佛音空中来,天籁甘露入心田。
悬空寺位于浑源县城东南5公里,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屡经重建或修葺,到明清两代鼎盛,今存建筑多为此期间遗构。
悬空寺原名“玄空阁”,“玄”出自道教,“空”源于佛教。寺院三教殿内,儒释道三教圣人塑像集于一殿。据说正是因为这个“讨巧”的三教合一,才让悬空寺在历代宗教和政治斗争中幸免于难,使这座国内罕见的悬在峭壁上的古刹得以再现当年的风采。
远眺悬空寺,但见重楼檐翘,连廊腾空,仙山琼阁挂壁,飘逸欲高飞!
悬空寺共有41间房屋,面积152平方米,最大24平方米,最小仅1平方米。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还有铜铸、铁铸、泥塑、石雕像近80尊。
绝壁上凿洞插入的27根直径约50公分的横梁将这个建筑群稳稳托起。据说为“宽慰”人们对悬空的担忧,后人用远看如蚂蚁腿的碗口粗立木支撑着嵌入岩中三分之二的横梁。这些立木既无础石,亦无钉楔,使寺庙如悬似挂。
悬空寺横殿叠架,危楼盘旋,碧瓦朱甍。殿堂楼阁形式多样,有单檐、重檐、三檐,有平顶或坡顶斗拱结构,窟中有楼,楼中有窟,半窟半殿,窟殿相连,疏密有致。
登游中,攀悬梯,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忽上忽下,忽梯忽洞,忽廊忽径,如入天上迷宫仙阁。
悬空寺这座独具匠心的“天下奇观”集力学、美学和宗教元素一体,在几乎90度的岩壁上悬挂了1500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十大奇险建筑”中,它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建筑。
古人认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们喜聚无限风光中的险境,或许凡夫俗子在这仙境中更易变仙成佛,才巧用力学经验让悬空寺诞生于此吧山西悬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