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温度 天气温度

河北省空气质量预报信息系统_河北省空气质量预报

tamoadmin 2024-07-31 人已围观

简介1.环保部利用无人机交叉督查4省散小乱污企业 的介绍2.专家如何解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过程?因近期大气层结构稳定,近地层空气湿度大,地面气压场弱,风力小,夜间气温低,导致大雾出现。由于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既无垂直运动,亦无水平流动,致使空气中的污染物无法扩散,导致霾产生,所以空气质量最差。环保部利用无人机交叉督查4省散小乱污企业 的介绍新一轮重污染主要出现在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山西南部等地;

1.环保部利用无人机交叉督查4省散小乱污企业 的介绍

2.专家如何解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过程?

河北省空气质量预报信息系统_河北省空气质量预报

因近期大气层结构稳定,近地层空气湿度大,地面气压场弱,风力小,夜间气温低,导致大雾出现。由于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既无垂直运动,亦无水平流动,致使空气中的污染物无法扩散,导致霾产生,所以空气质量最差。

环保部利用无人机交叉督查4省散小乱污企业 的介绍

新一轮重污染主要出现在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山西南部等地;北京尚未有重污染预报?

新京报讯 (记者金煜)环保部新启用的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发布系统显示,京津冀地区今明两天空气不错,但12日至13日中南部地区局部可能出现重污染。

京津冀中南部今日可能重度污染

根据环保部的最新提示,未来5天,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北部空气质量较好,基本维持优良至轻度污染水平。中南部区域10日可能出现重度污染,11日有所好转,12至13日污染物有一定积累,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重度污染,14日受冷空气影响,空气质量转好。

新一轮的重污染主要是12日至13日出现在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全区域以轻度至中度污染为主,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根据北京市环保局截至发稿时的预报,北京市近几日不会出现重污染。

新平台预报区域空气质量

据了解,环保部新的预报发布平台全称为“全国重点区域及主要城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去年底初步建成,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向社会发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信息。

登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可见,其页面上增加了“全国空气质量预报”子栏目。进入页面后,能看到一张全国空气质量预报的地图,并用不同颜色标明空气质量程度,其数据每日17时发布,包括24小时和48小时预报。

该平台主要包括重点区域空气质量形势预报、省域空气质量形势预报和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三大块内容。重点区域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区域,每个区域中还附带包括地表风速、PM2.5浓度等因素在内的形势图。省域空气质量形势预报则同样以全国地图形势表现,通过点击,可以看到每个省的空气质量预报情况。同样,全国各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可以通过点击地图展现。

此外,该平台上还有对空气质量级别、污染物的常识解释,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建议措施等。

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以及全国31个省区市、32个重点城市(包括27个省会城市和5个单列市),已全面完成区域、省区市级、市级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建设,全面开展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通过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发布平台系统实现全国联网。

■ 相关新闻

环保部回应“核雾染”:雾霾形成与核辐射无直接关系

据新华社电 昨日,记者从环保部获悉,针对近日社会上重新出现的“核雾染”言论,环保部近日再次组织专家结合最新数据进行了分析研判,认为十多年来我国大气环境放射性水平平稳,未发现高铀含量的颗粒物,核辐射与雾霾的形成没有关联性。

某些地区煤中天然铀含量是否过高?

2013年底,一篇题为《中国煤炭工业的崩溃和核雾染灾难》的网络文章说,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煤矿含有铀等半衰期达数亿年的核辐射物质,这部分物质通过煤矿燃烧后以粉尘形式排到大气中,并通过核辐射粉尘的方式污染大气,是导致我国PM2.5超标的罪魁祸首。“核雾染”之说一度甚嚣尘上,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

大面积雾霾真的与核辐射有关吗?某些地区煤中天然铀含量是否过高?对此,环保部回应称,根据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煤矿中煤样和矸石样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测量结果,内蒙古大营铀矿所在的鄂尔多斯地区,煤样中铀-238的含量为6.3至57.7贝可每千克,煤矸石中铀-238的含量为14.6至87.2贝可每千克,与全国平均值相比处于同一水平。并且,内蒙古大营铀矿与周围的煤矿处于不同深度,煤矿在铀矿下约一百多米,目前该铀矿尚未开,铀矿下的煤矿亦未开。

大气颗粒物中的铀影响公众健康吗?

当前,我国已在所有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设立了167个空气放射性水平自动监测站。根据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十多年来对大气中放射性水平的监测结果,我国大气环境放射性水平平稳,气溶胶中天然放射性水平未发生异常变化,未发现高铀含量的颗粒物。

此外,环保部组织有关专家进一步分析了空气颗粒物中放射性同位素铀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我国土壤中天然铀的浓度基本一致。

“如果大量高铀含量的燃煤飞灰进入空气,结果可能要高很多,但这种情况还没有发现过。我们将所有大气监测站的监测结果都与当地土壤中的天然放射性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都基本一致,说明各监测站均未监测到高铀含量的颗粒物。”环保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研究员赵顺平说,“这表明,我国空气中的放射性水平完全正常,大气颗粒物中的铀含量极其微小,对公众的健康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焦点

北京近两年空气辐射测值均在正常水平之内

“通过遍布全市的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和人工瞬时监测技术手段,我们对全市的辐射环境一直在进行监控和预警。”北京市辐射安全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马国学说。

“以近两年监测数据为例,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28日,测得的环境空气γ辐射吸收剂量率日均值范围在68.5~83.8nGy/h(纳戈瑞/小时),测值均在正常水平,且与空气质量的水平值无显著关联。”马国学说。

据介绍,自2013年11月起,北京市辐射安全技术中心针对不同等级空气质量(记录PM2.5和PM10的数据)的天气进行了为期约一年的连续空气核素分析。

监测结果显示,空气气溶胶滤膜的样灰重与空气质量有着明显的强相关性,空气质量好时,滤膜灰重偏低;空气质量差时,滤膜灰重相对偏大。但空气气溶胶样品(滤膜)中的放射性水平与空气质量无明显关联,不同空气质量条件下,气溶胶中放射性含量均较低,天然核素铀-238均未检出。在空气重污染条件下,空气中的放射性水平也未见异常。

据环保部网站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1-1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专家如何解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过程?

新一轮的空气污染过程已经开始,环保部派出13个督查组赴河北、河南、山东以及山西省4省进行督查,督查的主要内容是这4省是否将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执行到位。《法制日报》记者参加了对河南省的督查。

就这次空气污染的成因以及督查特点,环保部大气司大气质量管理处处长逯世泽以及中国环境监测部站预报预警中心主任李健军分别向媒体做了介绍。

据李健军介绍,在1月14日至18日的这次空气污染过程中,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衡水、邢台、邯郸、河南郑州、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山东济南、德州、聊城、济宁、泰安、菏泽、淄博、枣庄、山西太原、临汾和运城等20多个城市可能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部分城市PM2.5浓度可能超过250微克/立方米。19日前后,受冷空气影响污染形势有望缓解。

就此次空气污染的成因,李健军说,主要是逆温、静稳天气等导致污染物累积所造成。

按照提早通报提早防控的原则,逯世泽透露,环保部1月12日晚已向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等4省人民发函,通报空气质量预警提示信息,并要求各地根据区域预测预报结果,及时发布预警,切实落实各项减排措施。

他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区域内已经有30个城市按照预报结果启动了应急预案,实施大范围应急联动,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其中,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山西临汾等14个城市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山东济南、山西太原等12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山东滨州等4个城市启动蓝色预警。

逯世泽说,由于近期气象条件不确定性较大,环保部将加密预测会商频次,将原来的每周会商一次调整为每天一次,以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他指出,环保部要求各地根据最新预报结果第一时间调整预警级别。同时,环保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传输通道上,布设了大量超级站,开展雷达和走航观测,实时跟踪掌握污染组分情况和动态变化情况。

据逯世泽介绍,针对这次污染,环保部派出了13个督查组分赴重点地区进行督查,并已于14日到位。他说,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环保部创新了检查方式,实施省部结合、交叉执法“比如,河北去查河南,以提高执法威力。”逯世泽透露,这13个督查组是环保部抽调各地执法骨干组成的,13个督查主要在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开展交叉督查,目的是保证这些省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能够落地。

环保部还“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网格地图等手段,对区县‘散小乱污’等小企业偷排突出等开展监督检查。”逯世泽说,对大型重点源企业通过在线监控数据实施监控,一旦发现超标立即派执法人员赴现场核查,发现属实紧急处理。他透露,环保部将及时公布重点源企业在线监测超标情况,严厉打击超标排放等各类违法行为。

逯世泽指出,环保部正在会同各地组织对有关专家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成因、传输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更加有力的治污措施,实施“冬病夏治”,并从源头减轻大气污染物排放。

自3月9日到目前为止,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在经历一次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过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每日组织专家会商,此次邀请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课题负责人、北京大学胡敏教授进行解读。

从污染变化情况看,此次污染过程是一次典型的区域累积和传输过程。3月9日下午起,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污染物开始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地区逐渐累积。10日凌晨,污染物随着弱偏南风向太行山前聚集,石家庄到郑州一带沿线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北京市全天达到中度污染。11日,受弱偏北风影响,北京、天津和河北中部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北京市空气质量恢复到良;污染辐合带主要集中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北部和河南中北部,西至三门峡、东至潍坊、北至邢台、南至许昌的区域内大部分城市持续重度污染。12日上午,受较强的系统性东南风影响,山东西部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污染气团输送到太行山前城市;下午开始,污染气团快速沿太行山由南向北输送,并在燕山以南地区滞留,甚至影响到京津冀北部山区。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张家口和承德等地PM2.5浓度快速升高,12日夜间,大部分城市小时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水平,个别城市甚至达到严重污染水平。

截止3月13日11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有11个城市PM2.5小时浓度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其中5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水平。PM2.5小时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唐山(13日11时,414微克/立方米)。北京市12日PM2.5日均浓度达到中度污染(146微克/立方米),13日11时PM2.5小时浓度达到236微克/立方米。

从污染成因看,一方面,从3月9日下午开始,区域大部分地区长时间处于小风(风速<2米/秒),形成了较大范围的污染辐合带。受12日开始的系统性偏南风影响,平原地区风速较大,使得已经积累了一段时间的污染气团在太行山前一带输送,并在燕山山前地区出现滞留,污染程度加重。另一方面,这段时间区域相对湿度大(>60%),并伴随区域性逆温,垂直扩散条件显著降低,环境容量大幅减少,更容易造成污染累积和二次转化,推高PM2.5的浓度。通过对PM2.5的组分分析也能看出,北京市硝酸盐(NO3-)浓度和占比均大幅升高,也说明高湿静稳条件加快了氮氧化物二次转化。

从以往的区域性大气重污染过程看,通常是区域大范围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造成的,本地环境容量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快速累积叠加区域传输影响,导致较为严重的污染过程。此次污染过程中,区域传输影响更为突出,山前城市在环境容量大幅降低、本地排放不断累积的同时,还受到区域传输的显著影响。因此,在区域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结构尚未根本改变、排放强度仍处于高位的情况下,此次污染过程中太行山和燕山山前城市可能会出现长时间的严重污染。

从目前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看,虽然部分城市污染程度已经达到重度或严重污染,但区域上PM2.5浓度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爆发式增长,污染过程发展相比去年同期不利气象条件下的污染过程较为平稳,这与环境保护部从去年10月份启动的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和当前各地取的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密切相关。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预计3月13-14日,区域扩散条件持续不利重污染天气过程将持续。3月15日起,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影响京津冀地区,区域污染形势将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