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象探索 气象探索

天气预警信息发布_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图片

tamoadmin 2025-01-02 人已围观

简介1.天气预警解除哪里查看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谁规定3.在接到气象服务中心发布的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后,行车调度员如何来处理?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的专用号码是12379。一旦出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当达到相应的预警发布级别时,预警发布责任单位依托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通过“12379”短信、电话、邮件、传真、网站、大喇叭、显示屏、广播、电视、微博、微信、即时通讯工具、户外媒体

1.天气预警解除哪里查看

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谁规定

3.在接到气象服务中心发布的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后,行车调度员如何来处理?

天气预警信息发布_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图片

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的专用号码是12379。一旦出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当达到相应的预警发布级别时,预警发布责任单位依托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通过“12379”短信、电话、邮件、传真、网站、大喇叭、显示屏、广播、电视、微博、微信、即时通讯工具、户外媒体、楼宇电视、高音喇叭、人防警报、车载信息终端等17个渠道,向应急责任人、应急联动部门应急责任人和社会公众发送相关预警信息。

国家突发预警电话是12379。照突发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各类突发公共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对突发进行分级,目的是落实应急管理的责任和提高应急处置的效能。

12379国家预警服务范围

12379国家预警发布手机客户端由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研制,事面向公众发送各类突发预警信息的重要渠道。以“第一声音、权威声音”为行动指南,为用户提供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大类预警信息推送服务,同时提供各类实况监测、天气预报、突发资讯等服务。

法律依据:

《院办公厅秘书局关于印发的函》

第十一条 各级预警发布工作机构在充分利用好气象系统信息传播渠道基础上,加强与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社会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商、户外媒体、楼宇电视、大喇叭、人防警报、车载信息终端等运营管理部门合作,不断拓宽信息快速传输通道,构建广泛覆盖的预警信息传播网络。

第十二条 新闻出版广电、通信等主管部门对预警信息传播工作加强指导,推动各类信息传播渠道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及时、准确、无偿播发或刊载突发预警信息,紧急情况下用滚动字幕、加开窗口甚至中断正常播出等方式迅速播报预警信息及有关防范知识。

《突发应对法》第三条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天气预警解除哪里查看

蓝色暴雪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到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经达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霜冻蓝色预警信号:48小时内地面最低气温将降至0℃以下,对农业有影响,或者已经降至0℃以下,对农业有影响,并可能持续。

寒潮蓝色预警信号:48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5级以上,可能持续。

蓝色大风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风力可达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6-7级,或者阵风7-8级,可能持续。

**预警

台风**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暴雨**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经达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雪**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到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寒潮**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到6级以上,可能持续。

大风**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8~9级,或者阵风9~10级,可能持续。

高温**预警信号:最高气温将连续三天在35℃以上。

雷电**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雷电活动,可能造成雷电灾害。

霜冻**预警信号:48小时内最低地面温度将降至0℃以下,对农业有影响,或者已经降至0℃以下,对农业有影响,并可能持续。

大雾**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能见度小于500米且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已经出现并将持续。

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当路面温度低于0℃时,将出现降水,12小时内可能出现可能影响交通的道路结冰。

霾**预警信号: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情况之一:(1)能见度小于3000m,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2)能见度小于3000m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115微克m3且小于等于150微克m3。(3)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

森林火险**预警信号:火险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森林内可燃物容易燃烧,易发生森林火灾。

橙色警报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雪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造成较大影响。

寒潮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到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橙色大风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风力可达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可能持续。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橙色雷电预警信号: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较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可能持续,发生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较大。

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地面最低气温将降至-5℃以下,对农业有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至-5℃以下,对农业有严重影响,并将持续。

大雾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能见度小于200米且大于等于50米的雾已经出现并将持续。

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当路面温度低于0℃时,将出现降水,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冰雹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可能造成冰雹灾害。

干旱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将达到严重干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一个县(区)40%以上农作物受旱。

霾橙色预警信号: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情况之一:(1)能见度小于2000m,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2)能见度小于2,000m,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等于150微克m3且小于等于250微克m3。(3)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森林火险橙色预警信号:火险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四级,森林内可燃物易燃烧,易发生森林火灾,火势蔓延快。

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地面最低气温将降至-5℃以下,对农业有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至-5℃以下,对农业有严重影响,并将持续。

紧急警报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到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到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100毫米以上,或者已经达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预警信号暴雪: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运输或者农牧业造成较大影响。

寒潮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到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大风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阵风13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

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出现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出现较强雷电活动,并可能持续,发生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并可能持续。

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或者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已经出现并将持续。

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当路面温度低于0℃时,出现降水,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冰雹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出现冰雹并伴有雷电的可能性很大,可能造成严重冰雹灾害。

干旱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50年一遇以上),或某县(区)60%以上农作物受旱。

霾红色预警信号: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情况之一:(1)能见度小于1000m,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2)能见度小于1000m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m3且小于等于500微克m3。(3)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500微克立方米。

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信号:火险极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5级。森林里的可燃物容易燃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而且火势蔓延非常快。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谁规定

方法如下:

1、天气预报网站和应用程序:可以查看当地的天气预报网站和下载相关的天气预报应用程序,这些平台会提供实时的天气信息,预警的发布和解除情况。

2、气象部门网站:可以访问所在地的气象部门网站,中国气象局官方网站会提供最准确和及时的天气预警信息。

在接到气象服务中心发布的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后,行车调度员如何来处理?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由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具体如下:

1、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2、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根据不同种类气象灾害的特征、预警能力等,确定不同种类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级别;

3、预警信号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按照发布权限、业务流程发布预警信号,并指明气象灾害预警的区域。发布权限和业务流程由院气象主管机构另行制定。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

法律依据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

第四条 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的有关工作。第八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预警信号,同时通报本级人民及有关部门、防灾减灾机构。

当同时出现或者预报可能出现多种气象灾害时,可以按照相对应的标准同时发布多种预警信号。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应当加强预警信号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并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和系统。

学校、机场、港口、车站、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设置或者利用电子显示装置及其他设施传播预警信号。

接到气象服务中心发布的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后,行车调度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处理:

1. 确认预警信息:仔细阅读气象服务中心发布的预警信息,了解天气的性质、范围、预计持续时间等信息。

2. 通知驾驶员: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或电话等方式,尽快通知所有驾驶员恶劣天气的预警信息,提醒他们提高警惕,做好应对措施。

3. 调整行车:根据预警信息,调整行车,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安排不必要的行车任务。

4. 安排备用车辆: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车辆故障或乘客滞留等情况,合理安排备用车辆,确保乘客和车辆的安全。

5. 监控路况:密切关注气象服务中心和交通电台等渠道发布的实时路况信息,了解道路通行情况,及时掌握恶劣天气对行车的影响。

6. 与乘客沟通:通过官方网站、客服热线、社交媒体等渠道,及时向乘客发布恶劣天气预警信息,提供最新的行车信息和建议,增强与乘客的沟通互动。

7. 评估风险:根据预警信息的级别和实际情况,评估恶劣天气对行车安全和运营的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8. 保持与上级沟通:及时向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汇报恶劣天气对行车的影响,并接受指导和建议,共同应对恶劣天气带来的挑战。

总之,行车调度员在接到气象服务中心发布的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后,应迅速取措施,确保行车安全和运营稳定。同时,加强与驾驶员和乘客的沟通,合理调配,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